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搭建高质量就业平台,11月7日下午,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成功举办“‘码’上行动,‘职’引未来”2026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学生处处长施杰,副处长沈黎芳、颜秉明来到招聘会和校友企业座谈会现场,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苏力、综合办主任冯杭州、院长助理弭娜及相关专业辅导员现场与招聘单位热情交流。本次招聘会创新采用“线下+云端”多模式招聘,线下汇聚了中国移动、雨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群杰科技有限公司等45家优质企业,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华祥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通过“云招聘”同步参与,吸引了不同专业毕业生踊跃报名,现场人头攒动,求职氛围浓厚。本次招聘成效显著,企业累计接收简历395份,97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初步达成就业意向。
精准服务:打造“一站式”就业指导平台
本次招聘会入口设有“咨询服务台”“就业指导站”“就业风险规避法律咨询站”三大特色驿站,构建“一站式”就业服务平台。学院专任教师现场指导,通过“个性化诊断+即时优化+实战指导”的方式,为毕业生提供一对一的简历优化与职业规划服务,助力学子精准对接岗位需求,提升就业竞争力。就业风险规避法律咨询站邀请专业律师全程驻场服务,为毕业生详细解读劳动合同签署要点,普及劳动法律知识,助力学子规避就业风险,维护合法权益。
多元布局:打造全方位就业服务矩阵
招聘会现场科学规划四大特色专区,构建体系化的就业服务空间。“校友聚力”专区汇聚11家校友企业,充分彰显了校友企业对母校发展的鼎力支持。“产教融合”专区汇集了学院“3+1”校企合作单位,建立“实习-毕业-就业”贯通培养机制与持续联络机制,利用数字化平台延伸服务链条,凸显了学院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实践成效。“文化融合”专区精准对接区域性招聘专场,邀请浦口区桥林街道、星甸街道,六合区雄州街道等产业园区组团参会,将地域引才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创新成果”展区系统呈现了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设计思路与实践成果,体现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求职就业的职业素养。
校友聚力:共筑校企协同发展新格局
招聘会后,学院邀请参会校友企业负责人在真知馆102举办了“校友反哺助就业,校企协同谋发展”座谈会。各校友企业负责人与学院教师代表围绕产教融合展开深度交流。与会校友结合当前数字化转型趋势,重点就提升学生“AI+”能力与素养提出了明确的行业需求和培养建议。这些源自产业前沿的实践智慧,与电计学院新设“人工智能”微专业的核心高度契合、深度呼应,助力打破理论与实践的壁垒。学院将持续深化与校友企业的合作交流,通过优势资源整合与共享,构建起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学校始终高度重视就业工作,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持续创新就业工作机制,保持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多年位居全校前列。立足新发展阶段,学院将坚定不移地深化贯穿式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努力培养造就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成贤学子的职业发展赋能助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能与创新活力。

招聘会现场

云招聘

特色驿站

招聘会现场

校友企业座谈会现场
(供稿单位: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