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至25日,由江苏省高等学校后勤协会独立学院后勤分会主办、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承办的“江苏省高校后勤协会独立学院后勤分会编制‘十五五’发展规划暨分会工作研讨会”在南通大学启东校区举行。正值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十五五”发展蓝图的关键节点,来自省内19所独立学院的分管后勤工作的校领导、部门负责人及协会企业会员代表共40余人齐聚一堂,以教育强国建设为引领,共同探讨独立学院后勤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我校副院长魏丽玲,后勤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受邀参加。
南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卫东,江苏省高等学校后勤协会副会长、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孙兵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党委书记朱晓阳、南通大学后勤保障部部长徐建、副部长王东出席会议。江苏省高等学校后勤协会独立学院后勤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副院长李文新主持开幕式。
王卫东代表南通大学及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新时期独立学院后勤服务正面临需求升级与模式变革的双重机遇,期望通过本次研讨实现经验共享、智慧聚合,为“十五五”规划注入新思路,为江苏独立学院后勤事业发展凝聚合力。
孙兵强调,独立学院作为江苏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他呼吁各院校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保障体系,为高等教育提质增效注入动力。
专家辅导和分会工作部署会由江苏省高等学校后勤协会独立学院后勤分会副会长、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副院长张效诗主持。会上,李文新就独立学院后勤分会工作进行专题部署,为独立学院后勤分会工作提出了思路和实践路径。在解读“十五五”发展规划讨论稿环节,强调分会将积极探索后勤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提升后勤服务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推动后勤服务的创新发展。随后,江苏省高等学校后勤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后勤协会能源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江南大学原副校长田备聚焦高校后勤工作规划、教育强国背景下的后勤创新及具体实践,深入解读独立学院后勤“十五五”规划的核心要义。报告指出,后勤工作应具备战略思维,提前谋划、兼顾长短,立足全校发展大局;在教育强国与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下,高校后勤要服务于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匹配现代化强国特征。同时,高校作为创新主体,应推动校园开放与空间优化,促进多元融合的校园生态建设。在后勤实践层面,应加强队伍与机制建设,推进能源管理智慧化、餐饮服务集约化、宿舍管理智能化,为规划编制提供了专业指引。
我校副院长、江苏省高等学校后勤协会独立学院后勤分会会长魏丽玲作总结讲话。她指出,本次会议的召开既是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落实党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生动实践。她呼吁各独立学院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原则,构建“绿色、智慧、平安、文化”四位一体后勤体系,以数字化转型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作为主要会员单位将积极贡献成贤智慧,发挥成贤力量。后勤管理处副处长丁秀山根据我校后勤管理经验,结合实际工作就校园安全、风险预控、智慧校园、专技人才培养、绿色低碳校园建设等方面做了交流发言和工作设想。
我校副院长魏丽玲作总结讲话

后勤管理处副处长丁秀山作交流发言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为“十五五”时期江苏独立学院后勤发展校准了方向、凝聚了共识。会议以高站位谋划新格局,以深层次交流促提质增效,不仅搭建了高效的协作平台,更为独立学院后勤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同时为我校后勤管理工作科学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大会合影
(供稿单位:后勤管理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