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由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举办的“开展复杂工程项目,培养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专题讲座在华罗庚馆302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东南大学教授胡仁杰老师主讲,共有160名学生聆听此次讲座。
讲座中,胡仁杰教授围绕复杂项目工程与实践能力培养展开多维度分享。首先,他直击当前实践育人的痛点:专业课程更新滞后于产业技术迭代、传统课程壁垒限制综合创新、低年级学生缺乏复杂项目实践机会等问题,并提出“基于真实的教学(RBI)”改革模式——通过物理真实的场景、社会真实的协作、内容真实的非良构问题、过程真实的工程流程、结果真实的能力成长,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中掌握真知识、培养真本领。
随后,胡教授以“交流激励驱动LED”“模数混合电路”“RCL电路特性研究”“寻迹信号检测”等项目为例,展示了“由浅入深、跨课程融合”的项目设计逻辑:从基础电路分析到AI辅助的智能系统开发,从直流/交流激励的信号检测到电子设计竞赛中的智能小车、飞行器等综合项目,清晰呈现了复杂项目中“理论+硬件+算法”的融合实践路径。同时,他介绍了“教师+学生+过程管理+AI辅助”的数字化教学模式,通过课前AI备课、课中实时调试指导、课后AI批改与能力画像分析,实现实践教学的精准化与高效化。
最后,胡教授明确了实践教学的核心目标:以复杂项目为载体,在“德智体美劳”全维度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工程伦理、创新意识,同时锻炼观察发现、定向决策、系统设计等专业能力,最终实现知识与技能向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转化。
此次讲座为师生搭建了工程实践教学的交流平台,既剖析了当前实践育人的瓶颈,也提供了“真实项目+智能辅助”的落地方案,有效拓宽了师生对复杂工程项目的认知维度,为后续实践教学改革、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筑牢了基础。

讲座现场
(供稿单位: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