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造师生探前沿 数智技术重塑建筑行业新生态

2025-10-17 10:57文/倪小磊 图/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浏览:10)

1015,我校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郭正兴教授带队携智能建造专业教师与学子走进南京2023G05项目现场这场以“零距离触摸数智施工为主题的实践教学活动不仅将课堂理论与产业前沿深度对接更让师生直观感受数智技术为传统建筑行业带来的颠覆性变革,为学子锚定职业发展方向注入强劲动力。

不同于传统建筑现场“靠人力、拼时效”的作业场景,南京2023G05项目现场已形成“机器人为主、人机协同”的智能化施工格局。中建八局工作人员围绕数智化设备应用展开现场教学,其中“天蝉”施工机器人系统(TC-PC1.0)成为核心亮点——该系统通过群体智能协同,成功破解装配式建筑与现浇结构中的效率瓶颈、安全风险等行业难题,实现物料运输全程少人化、自动化,同时依托智能传感技术完成实时监测与预警,彻底告别传统施工“千人一面”的粗放模式。“智能建造物料运输系统”“装配式智能钢筋生产线”“地坪研磨涂敷机器人”等设备同样惊艳全场。这些数智装备以毫米级精度持续作业,既保证施工质量稳定性,又将一线工人从高空、重体力、高风险作业场景中解放,让师生深刻体会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建筑领域的生动实践。

“带同学们走进数智施工现场,核心是让大家看到——课堂上学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是书本上的抽象概念,而是能落地转化的生产力。”郭正兴院长在现场教学中强调,数智化不仅是建筑技术的革新,更是行业生态、职业图景的重塑;学院组织此类实践活动,正是为了让学子提前适配行业需求,成长为“懂理论、会实践、能创新”的智能建造领域生力军。现场师生互动频繁,教师围绕设备核心技术展开引导:“智能传感如何实现风险预警?真空吸附技术如何提升作业稳定性?”同学们结合课堂知识提问交流,在观察、思考、探讨中深化对专业的认知,进一步坚定投身建筑行业智能化升级的信心。

此次一线观摩是我校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学院始终以“服务建筑行业智能化转型”为导向,通过“走出去(进项目现场)+请进来(邀行业专家)”的产教融合模式,将最前沿的数智施工技术、行业动态融入教学体系,打破“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传统培养壁垒。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常态化开展数智施工现场教学、企业导师授课、项目式实践等活动,为智能建造领域输送更多“洞悉前沿、善用技术、扎根行业”的高水平工程师,为传统建筑行业向数智化、绿色化转型贡献成贤力量。

实践教学现场

师生合影

(供稿单位: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