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申报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25年江苏省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课题的通知

2025-07-23 09:18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浏览:10)

全校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与《江苏省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苏教高(2025)1号),深化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人工智能与课程、教材、师资、实践等教育核心要素深度融合,全面提升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质量,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依据《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专项课题管理办法》(2023年修订),结合2025年度工作计划, 决定联合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江苏省计算机学会、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共同组织开展2025年江苏省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现将我校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立项宗旨

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立足我省高校教育教学实际,引导高校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立足培养学生数据思维、计算思维和智能思维,提升高校教师数智素养,促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发展,培育一批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实践优秀成果,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探索形成江苏高等教育人工智能通识高质量建设的新篇章。

二、立项范围

  课题围绕本科和高职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改革开展研究,研究方向主要聚焦理念思路、体系构建、实施路径、教学方法、教材资源平台建设和评价机制等。申报人可根据课题指南(详见附件1)结合具体研究目标和内容拟定课题研究题目,也可根据自身研究基础在指南外自选方向。

三、立项管理

(一)立项种类。专项课题分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申请者可根据课题研究重要程度、内容复杂程度等因素,自行确定申请项目类别。

(二)立项数量及资助标准。课题拟立项重点课题10项,每项资助8000元;一般课题30项,每项资助3000元;一般课题(经费自筹)项目若干。

本年度立项课题须在2年内完成,研究期限自课题正式立项之日起算。

四、申报要求

(一)限额申报。独立学院申报数量不超过1项;江苏省高校教学管理研究会教材管理工作委员会及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与教材管理工作委员会各不超过3项。通过以上学术研究组织申报的课题不占学校指标。

(二)申报要求。课题主持人应具备以下条件:各高校从事相关课程教育研究人员或一线教师;真正承担和负责课题实施;课题主持人不超过2人。每位课题主持人只能申报1项课题。课题主持人(含第二主持人)凡在学会已有立项的在研、但未结题的课题(省教改课题、专项课题、规划课题等),不得申报此次课题。鼓励跨院校联合申报重点课题联合申报时须有明确的牵头学校。

五、申报流程

申报人认真填写课题申报书(见附件2)纸质稿(一式一份、双面打印)于9月8日下班前递交至真知馆311办公室,电子稿(word版、PDF版均发送)以“申报人姓名-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教改专项课题”形式命名发送至邮箱1789155718@qq.com。学校经过评审、公示后,将通知申报人登录课题管理平台填写申报信息并上传申报材料。联系人:刘老师,联系电话:58662804。

附件1:2025年江苏省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课题研究指南.pdf

附件2:2025年江苏省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课题申报书.docx

 

                                                 质量保障处

2025年7月23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