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领会并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增强师生创新成果保护意识,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进程。4月25日,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围绕今年产权日主题“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开展了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羊栋主讲,200余名创新训练项目成员聆听了讲座。
讲座中,羊栋副书记以“AI赋能专利 探索智慧保护新路径”为题,从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申报学生科技成果需求出发,系统讲解了专利、论文和软件著作权的基本知识,介绍了申请流程、说明书、保护期限、权利范围等关键内容。从技术发展与法律现状切入,深入剖析人工智能对专利申请文件撰写、审查流程的革新影响,结合“算法专利侵权”“开源代码纠纷”等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大学生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常见误区与风险点。同时特别强调:“创新成果的保护要从项目启动时就未雨绸缪,既要善用知识产权制度为创意护航,也要规避因认知不足导致的法律风险”。
学校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每年申请论文、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等100余项,通过公开招标优选2家优质专利代理机构进驻校园,为师生提供专业化服务,从而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全面提高专利质量、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的要求,通过规范流程、前置服务和全程指导,切实推动专利从‘量’到‘质’的转变。
本次讲座让同学们对知识产权保护有了全新的认识,特别是在大创项目实施过程中如何规避侵权风险、保护自身权益等方面获得了切实指导。
知识产权讲座现场
江苏省机器人大赛作品
(供稿单位: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